港鐵的十個unlike
我喜歡乘搭路面的交通工具,貪佢有風景睇,可以發吓白日夢。當然,如果趕時間的話,我也會搭港鐵。今次數一數乘搭港鐵時的十個unlike。一個城市的人民質素,可從他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中的表現,觀察到一二。
第十位:伸腳又蹺腳
港鐵車廂內,中間兩排座位,有些乘客坐下來,將對腳大模私樣咁伸出嚟,或蹺起雙腳。對於其他要路過的乘客視而不見。這些乘客視自己如大爺般,唔會縮腳。乘客要視他的腳如路障般,要繞過或跨過障礙物才能前進。
第九位:唔先讓乘客落車
當擠滿乘客的列車到站後,車門打開,有個乘客站在車門前,他「打釘」般死都唔肯郁,不讓後面的乘客先落車,要乘客側身從他身邊「攝」出去。其實只要他踏出車廂一步,後面的乘客便可以暢通地下車。可能他固執,未到他的站,他打死都不會踏出車廂半步。
第八位:出閘打橫cut
乘客用「八達通」出閘,當在繁忙時間,一班乘客在閘前排隊,向前移,等「嘟」八達通。其中一個乘客發現自己的八達通失靈,他想試用另一個閘口,但他不會排回隊尾,結果他就地打橫cut去旁邊的閘口,打尖拍卡出閘。點知試完另一部都失靈,再打橫cut去旁邊閘口,cut足幾條線。直至試哂所有閘都失敗,便死死地氣去票務處。
第七位:大聲講電話
有乘客的表演慾豐富,喜歡當眾表演「講電話」,肆無忌憚地高談闊論。令身旁的乘客被他∕她的聲浪騷擾,或者被迫聽他∕她的家事、苦水、八卦嘢、秘密。滋擾其他人,閉目養神都唔得,但他∕她從來唔覺得有咩唔妥。
第六位:「衝門」強行入車廂
當車廂十分擠迫的時候,月台上的乘客已不能登車,唯有等下一班。這時,月台響起「嘟嘟嘟…」車門正要關閉之際,一名趕時間的乘客,在兩度車門正要關上一刻,及時僅僅跳入。入面的乘客如沙甸魚般遭壓力加壓,發生身體碰撞,可能產生非禮的誤會。乘客迫到自己的鼻哥緊貼別人的髮腳,如果對方大汗或者唔洗頭,就真認真大鑊。
第五位:唔會「盡量靠入車廂中間」
當繁忙時間,月台上已有大批乘客等候。車一到,乘客陸續登車。但乘客不會行入車廂中間,結集在門口位置,方便自己下車。結果,在月台未能登車的乘客,見到車廂中間尚有空位,係咪好嬲先?車廂中有廣播:「請盡量行入車廂中間」,但無人會聽囉。
第四位:唔會「讓座給有需要人士」
老人家、大肚婆、傷健人士乘搭港鐵,在車廂中,人人平等,因為無人會讓位給這些有需要人士。尤其是年輕一族,一坐低就打機或詐瞓,話之你乜嘢有需要人士。雖然港鐵車廂設「優先座 priority seat」,但坐在優先座上的,通常都不是有需要人士。
第三位:挨柱做「柱男柱女」
有人話香港人「無腰骨」,真架!搭港鐵時,有乘客攬住條鐵柱,跳pole dance咁款。咁其他乘客點樣扶手呀?有啲後生仔女要用雙手嚟打機,無手扶鐵柱,唯有成個人挨落條柱度,佔有慾強又自私,潛意識覺得攬住就當係屬於自己。
第二位:唔會「請先讓乘客落車」
列車抵達月台,車門打開,要落車的乘客未落車,心急的乘客已經湧上車,阻住正要落車的乘客。如果讓落車的乘客先落車,騰出的車廂空間咪俾上車乘客佔用囉,不過爭先恐後的乘客唔會明白。任由車廂廣播:「請先讓乘客落車」,都一於少理。
第一位:唔會「左行右企」
港鐵宣傳咗「左行右企」好多年,結果到了今天,仍然有乘客用行人電梯時,唔會「左行右企」,阻住後面趕時間的乘客,(可能他們是遊客啦)。常碰到一些年輕情侶,在行人電梯上並肩平排,卿卿我我、竊竊私語,時間仿佛定格了,唔理後面趕時間的焦急乘客。雖然他們可能提倡「慢活」的生活態度,但不能強迫其他乘客一起慢活嘛。
完
給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 - 林阿P
曾經 你都是 夾在月台上的人
當時 你覺得入了車廂內的人
有責任盡量前行
如今 你經已是 進入了車廂內的人
但你 忘記了 四班車之前
你的月台人身份
機會來了 你變更
你不再為後面的人諗
曾經你是月台上有理想的人
對月台人充滿憐憫
金鐘地鐵站車廂內的人
為什麼你們不行入啲呢?
你們曾經都是夾在月台上的人
曾經都希望前面的人行入啲
但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時移勢易
等咗四班車之後 你們的機會來了
入了車廂 你們就不再行入啲
歷史不會原諒你們
渣滓!
你們曾經是夾在月台上有理想的人
理想是什麼?
人們說 理想是在彼岸
但你知道理想就是迫前面啲人行入啲
入啲 再行入啲
改變在入車門時發生
你發覺搭兩個站無謂入咁深
所以站近門邊諗住容易啲走人
不再前行為他人犧牲
這事每日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