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媽話...
媽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孩子的性知識:「阿媽話男仔要企係度痾尿女仔坐係度。」
孩子的科學知識:「阿媽話檸檬汁同鮮奶唔可以一齊飲。」
孩子的自律性:「阿媽話做哂功課先可以睇電視。」
孩子大咗,由於價值觀和上一代不同,
「阿媽話」就由資訊泉源的「Discovery Channel」,
漸漸變成婆婆媽媽的「無線TVB」。
其實阿媽都係為仔女好;
現在數一數天下阿媽通常講個十句話:
第十位:今晚返唔返嚟食飯?
阿媽嗰代經歷過打仗飢荒,
最擔心仔女餓親無嘢食。
所以成日問仔女:「今晚返唔返嚟食飯?」、
「點解仲未返到嚟食飯?」、「飲多碗湯啦?」
對着想減肥的仔女講:「無米落肚?暈都有份!」
「日日食飯盒,而家食多條菜啦!」
第九位:我嗰陣時…
阿媽嗰代物資唔充裕捱過苦,
見到呢代郁啲都嗌辛苦就最睇唔過眼!
「我嗰陣時,兩餐都唔飽,你竟然食剩咁多嘢?」
「我嗰陣時,風煽都無把,你開遲陣冷氣就嗌熱?」
「我嗰陣時,想讀書都無機會,你就有得讀都唔俾心機讀?」
第八位:咁夜仲唔瞓?
阿媽知道熬夜對身體唔好,
見到仔女一夜瞓就催促快啲瞓。
(部分原因是想熄燈慳電),
阿媽記憶仍保留兒時:歡樂今宵未完仔女就應該上哂床!
「咁夜仲唔瞓?」的下集是:「咁晏仲唔起身?」
兩者存在着互動因果關係。
第七位:你阿爸問你…
阿媽問道:「你阿爸問你幾時帶個女仔返嚟屋企食飯?」
句中的「阿爸」實際上唔存在,
其實是阿媽想問;藉詞阿爸想問。
例句:阿媽想問個仔係唔係gay?又唔好意思直接問,
就話:「你阿爸問你係唔係興玩嗰味嘢呀?」
第六位:儲返個錢
父母擔心子女有否獨立能力照顧自己?
擔心子女老來無錢就晚景淒涼,
所以就成日提醒仔女要儲錢積殼防飢。
一見到仔女消費購物就話:「一出糧就fing!儲返個錢啦!」
阿媽的消費信心指數長期處於低位徘徊。
第五位:今年好年…
傳統的父母想仔女早日開枝散葉,
最怕碰到自己仔女遲婚唔生。
所以要間接催婚催生:
「今年好年,最啱結婚,如果今年唔結就要等多十年!」
「今年好年,最啱生仔,生金豬仔,父母一世唔使憂!」
仔女通常回答:「嘩!今年咁好年,阿媽不如妳嫁過、生多過啦!」
第四位:喂幫我…
時代科技進步一日千里,
很多複雜程序阿媽不能應付,
要叫仔女幫手處理:
「喂幫我睇吓呢封雞腸信講乜?」
「喂幫我錄低今晚套電視劇大結局!」
「喂幫我登記排隊換身分證!」
第三位:間隔屋陳太嗰仔…
阿媽有時會攞人地嗰仔嚟比較吓,
如果自己嗰仔勝人地嗰仔就無乜事,
相反的話,問題就嚟啦:
「間隔屋陳太嗰仔一畢業已經做經理,你仲係無業!」
「間隔屋陳太嗰仔25歲就做老竇,你就連女仔隻手都未摸過!」
「間隔屋陳太嗰仔會幫吓媽做家務,你就連鞋帶都唔識綁!」
仔女通常回答:「挑!間隔屋陳太嗰仔咁好!妳認佢做仔把啦!」
第二位:唔好使啲無謂錢
第二位呼應第六位 - 儲返個錢,
阿媽慳慣節儉慣,不想仔女使無謂錢。
例如母親節,仔女送名貴燕窩給阿媽,
阿媽答:「買燕窩?唔好使啲無謂錢啦,食雪耳咪一樣!」
「唔好買生日禮物!唔好使啲無謂錢!年年都有生日啦!」
「去遊埠唔好買手信!唔好使啲無謂錢啦!香港乜都有得買。」
第一位:返屋企煮仲好!
仔女怕阿媽煮飯辛苦,請阿媽出街食,
特別是年夜飯、生日、母親節、冬至。
阿媽很抗拒光顧街外食肆(抗拒消費),
「嘩!等位等咁耐!返屋企煮仲好!」
「嘩!收得咁貴!返屋企煮仲好!」
「嘩!咁多味精!返屋企食仲好!」
「嘩!碟餸咁細碟!返屋企煮仲好!」
雖然辛苦點:要切、要煮、要執枱、要洗碗、
但阿媽就是從中找到樂趣、自我價值和存在意義。
多謝賢提供部分位置